最新消息

看世界地质奇观 品草原游牧文化

来源: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 发布时间:2017-8-15 阅读次数:

  克什克腾位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浑善达克沙地几大地貌交汇地带,总面积20673平方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造就了克什克腾极富特色的地貌特征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在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上,草原、森林、沙漠、湿地、湖泊、温泉、石林、冰臼、珍稀动植物、蒙古族风情、文明古迹等自然人文景观一应俱全,素有“内蒙古缩影”和“北京后花园”之美誉。

  近年来,克什克腾旗依托世界地质公园这一知名品牌,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大景区开发和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并重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把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扩大农村就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深挖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资源潜力,精心包装打造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产品,逐步走出了一条农牧民增收、生态文明建设和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互促共建、协调发展的路子。

  截止目前,全旗已建成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民俗村、生态水域乐园及农牧业观光园等450多处,其中星级接待户、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10处,开展乡村旅游的苏木乡镇11个、嘎查村56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参与乡村旅游的农牧户2200户,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人员8000多人。2016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12.5万人次,同比增长14.2%,旅游收入5.125亿元,同比增长15.6%。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农村牧区旅游示范旗”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旗”。 

 

 

 

  克什克腾旗积极通过世界地质公园品牌发展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呈现四大特色:

  一是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新格局。形成了农牧林渔家乐型、摄影景观型、田园农场型、居家养老型、小城镇带动型、生态环保型等9种模式。以经棚镇、达来诺日镇等8个苏木乡镇为重点,打造绿色农产品采摘、生态休闲、草原观光特色旅游产业带,建立了22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围绕精品村、重点村、公路沿线、建成了宇宙地镇刘营子村9000亩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新开地乡5万亩脱毒马铃薯产业基地;经棚镇联丰村、永胜村、光明村、红星村1700亩采摘型设施农业基地等特色种植业,做到了沿途有生机、进村有看头、休闲有兴趣、消费有市场,带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

  二是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旅游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生态、村落风情、现代农业产业园、休闲庄园、农业主题公园、农牧(渔)家乐旅游专业村等特色资源,重点推进热水、乌兰布统、巴彦查干、达来诺日、同兴、小红山子等地的旅游名镇名村建设;推进福盛号村、四义号村的公园(景区)+农户合作模式上档次、上水平,建立以农牧民为主体,农牧民参与和受益的公平合理的运行机制,突出民族民俗特色,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拓展乡村旅游观光、休闲渡假于一体的旅游特色名镇名村建设。2017年,克旗小红山子嘎查、福盛号村、关东车村、四义号村和元宝山嘎查,被赤峰市委农工部、赤峰市旅游局命名为“赤峰市乡村旅游示范村。”

  三是倾力打造“两轴四区”和两条精品路线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乡村旅游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两轴”即以经乌公路、热黄阿公路为轴线,建立草原森林地质奇观景观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纵轴;以G303国道和S206省道为轴线,横贯克什克腾,以草原文化、蒙元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横轴。“四区”即:城郊观光农业区、农家乐体验区、村家乐休闲渡假区、牧家乐休闲体验区。 

  为了推进克什克腾旗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克旗全面加强了对乡村旅游的规划指导,出台了《乡村旅游管理办法》《乡村旅游接待户星级评定办法》和《关于加快发展克什克腾旗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依靠多渠道投入,以建设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精品线路为核心,将休闲农牧业、乡村旅游发展与现代农牧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充分展示农耕文化、民族习俗、特色农业、农家生活等特点,注重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文化发展和氛围营造,形成政府依法监管、经营主体守法经营、城乡居民文明休闲的良性发展格局。 

  四是充分发挥旗内知名品牌景区对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的拉动作用,推动旅游与现代农牧业的深度融合,拓宽就业之路、富民之路。克旗世界地质公园各大知名景区极大的带动了全旗相关产业的发展,2016年全旗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9万人,旺季就业2万人以上,占全旗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农牧民就业人数占90%。 

  乌兰布统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以小红山子村为主的旅游村蓬勃发展,带动旅游接待户260户。达里湖景区带动渔家乐70多户。石林景区带动牧民从事“做一天蒙古人”牧家乐50多户,推出了挤牛奶、骑马、牧羊、奶豆腐制作等牧民生产生活体验项目。罕苏鲁国际休闲牧场开发了“我在草原有只羊”主题产品,为浩来呼热苏木境内的畜产品带来国内和国际订单。

  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和山西农大的刘洋、迟亚菲回乡创业,在克旗宇宙地镇很黑村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园,注册成立了克旗第一家旅游合作社,开发民族餐饮、体验采摘、特色民居等旅游项目,与当地13户贫困户签约吸纳其就业,成为当地闻名的大学生乡村旅游创业典型。克旗福利兴生态休闲农庄,由2007年注册成立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永胜农牧专业合作社一手创办,现已入社社员421户,其中农牧民占99.8%,年接待游客6200人次,仅休闲旅游观光营业收入就达60万元,辐射带动了周边61个村民组、1200个农牧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