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栽苗、培土浇水……3月20日,恩施大峡谷春光明媚,一群志愿者忙碌不停,为大地植上一片新绿。
为持续擦亮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金字招牌 , 写好“世界地质公园+零碳”文章 , 创新开展鄂西林碳宣传推广 , 助力“零碳”景区“零碳”世界地质公园建设 , 共青团恩施州委 , 恩施州林业局 , 州地质公园管理局 , 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州地质公园博物馆联合开展“春风又拂清江畔 青年携手创零碳”走进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集中植树活动 。
“植”此青绿:300棵树苗构筑碳汇矩阵
当天,参与植树的有相关单位干部、企业员工及大学生志愿者共85人,他们身着志愿红马甲,手持铁锹、水桶等工具,在阳光下挥洒汗水,将300余株水杉、红豆杉、珙桐树苗栽植完毕,为美丽的恩施大峡谷又增添了几处绿意盎然的风景线。
在植树过程中,志愿者们相互协作,干劲十足,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他们的欢声笑语中,一株株树苗整齐挺立,为初春的山野增添了勃勃生机。
这些具有一定碳汇能力的树种,预计成年后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100吨。州林业局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种出生态林,更要打造'碳中和林',打造‘零碳景区’、‘零碳世界地质公园’,让每棵树都成为碳汇计算器。"
热火朝天的植树场面也打动了众多游客,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的游客黄隆基主动要求加入植树的行列,并全力挥锹种下一株水杉。“此次到恩施来就是来吸氧的,这边的生态太好了,我种下的这棵树,每年我都要来看看。”黄隆基一边培土一边赞美恩施丰富的森林资源。
大峡谷景区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植树活动为契机,全方位升级景区运营模式,用实际行动让恩施大峡谷早日成为零碳景区的标杆。”
认知升级:从"生态颜值"到"碳汇价值"
活动前,30余名青年还集中参观了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观看了地质公园专题片,对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和全州资源禀赋、“鄂西林碳”森林碳票情况有了全面的认识,增强了“植绿、护绿、扩绿”的信心和决心。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兴奋地说:"原来每片绿叶都是会呼吸的'绿色货币',我们即将拿起的铁锹是可以创造生态财富的。"
机制创新:构建"碳票+旅游"生态闭环
下一步,州地质公园管理局将积极开展争创“零碳世界地质公园”、“零碳景区”等系列活动,并联合相关部门和景区做好“鄂西林碳”森林碳票APP以及小程序的宣传推广,引导广大青年关注林碳、宣传林碳、践行零碳、爱护世界地质公园,为恩施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践行青年担当、贡献青年力量、展现青年风采。同时,还将以“碳票+旅游”等为突破口,健全可持续性森林碳票碳汇量认购消纳机制,打通森林碳汇“资源”变“资产”的路径,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从"植绿"到"护绿",从"增汇"到"创零",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正以青春之力书写生态文明新篇章。当一颗一颗新苗在春风中舒展枝叶,一个集地质奇观与低碳文明于一体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正悄然崛起于武陵山脉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