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遂溪县一村民二十多年前从池塘中挖出一块木化石,近日已被北京地理专家鉴定确认是一亿五千多万年前形成的硅化木。
记者接到报料后,随即赶到收藏者梁先生的家里,看见这块木化石外观与真木一模一样,纹路清晰逼真,如果不用手触摸,仅凭眼睛分析谁都会认为是木头。
据梁先生自述,这块木化石是他不久前下乡采风时,在遂溪县与廉江交界的一条村庄发现的。当地村民说,这块化石是在二十多年前,村里推池塘养鱼时露出来的。出土当时,木化石呈较完整的圆柱形,可惜被推土机碰撞后碎裂了。现存的这块木化石长三十五厘米,宽二十厘米,厚五厘米,重六点五公斤。
日前,梁先生通过朋友将化石的图片送交北京地理专家鉴定,确认这是一亿五千多万年前形成的硅化木。
记者也就此咨询了湛江博物馆专家,获悉雷州半岛出土的木化石极其罕见,这块二十年前出土的硅化石很可能是当地出土的首块木化石,对研究远古时期雷州半岛的气候、物种以及地理演变等具有很高科研价值。
据专家介绍,在侏罗纪、白垩纪的地质时期,那些参天的原始森林,在火山爆发的热液活动下,长期深埋在封闭的地层里,在岩土压力、温湿度与地质条件变化下,经高浓度二氧化硅溶液的地下水长期浸泡,树木中的有机质逐步被硅、钙、铁、锰等元素所代替,经过亿万年的演变,以及硅化、钙化或矿化等复杂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硅质的“石头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