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14年努力搭起9亿年时光长廊

来源:http://www.globalgeopark.org   来源:www.dlwb.com.cn 作者:记者:张晓帆 发布时间:2008-7-28 阅读次数:



  1993年7月,大连金石滩被批准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第8个月,记者大学毕业来到这片“神力雕塑的公园”工作。虽然在6年后离开,但是金石滩的美早已刻入脑海。从1994年开始,金石滩历届管理者都有个梦想:打通东部沿海地质景区的游览之路,让记录了地球9亿年变迁的奇石怪礁、那些鬼斧神工的伟大作品回到老百姓面前。近日,记者获悉,经过14年的不懈努力,人们终于可以凭双脚从这片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滨地貌景观中穿过,近距离地欣赏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了。

  被高尔夫球场封闭起来

  提及金石滩东部景区的开放之路,在此工作了11个年头的王浩泉一声长叹:“太不容易了!”眼下,王浩泉的身份是大连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经营管理公司总经理,他亲历了这片景区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更对它的未来抱有极大的信心。

  1994年,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启动了一个大项目——金石高尔夫球场。谁都没有想到,球场立项后,所有的人突然发现,金石滩赖以成名的东部地质景区竟然被封闭在球场中。也就是说,以后游客来到金石滩,除了穿过球场来到鳌滩看一看龟背石,竟无缘目睹金石滩自然景观的精华与核心部分。

  提起金石滩,所有的大连人都能说出一二。而说到东部地质景区,却未必有人能够如数家珍。金石滩当初之所以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之一,正是这部分地质奇石景观的魅力。这里集中了地壳从3亿年至9亿年间变迁留下的重要地貌,包括大连人耳熟能详的大鹏展翅、恐龙探海、龟背石、将军石、贝多芬头像等,其惟妙惟肖让人叹为观止。许多地质界、美术界、摄影界专家级人物来到金石滩,在这些石头面前都集体失语,因为已经没有语言可以表达面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折服。

  就是这样一片景区,被高尔夫球场封闭在内整整10个年头。

  景区建设的两次转机

  在金石滩各个景点如火如荼地建设过程中,金石滩最珍贵最有价值的自然景观始终沉默着。在此期间,我市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就这部分景区的开放与还景于民进行调研,并写成议案、建议。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虽然多个部门进行了努力,开放依然是件难以做到的事。

  直到2003年才出现了第一个转机。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聘请国内多位地质专家,对大连多处地质景点进行了考察,认为金石滩的地质遗迹极具价值,大连因此开始申报成立滨海国家地质公园。王浩泉介绍,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实际上包括四部分:金石滩、大黑山、大连南部海岸和旅顺口。目前,我国共有138座国家地质公园,金石滩是其中唯一的海滨地貌国家地质公园。

  第二个转机出现于2005年,由于诸多原因,金石高尔夫球场易主,由招商银行、胜利油田及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占股,沟通变得容易了。同年9月19日,经过多方审查,正式批准建立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并确立公园的核心园区为金石滩园区。金石滩东部地质景区的开放提上了日程。

  肩抬背扛修起人行栈道

  昨日记者来到大连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的起点广场时,看到这里已经旧貌换新颜,原本杂草丛生、乱石遍地,如今铺着整齐的木栈道。远眺碧海蓝天,近看恐龙探海,顿时心旷神怡。视野中,那些仿佛人力无法企及的海滨崖体上,全都修了花岗岩石路,或者木质、钢质栈桥。王浩泉介绍说,景区的规划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华中科技大学与辽宁省地质勘查院三家共同完成,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专家数度前来金石滩,足迹遍及海滨每寸土地。规划的原则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不能使用炸药,更不得毁林劈山。

  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将军石景点,这是一处独立于海中的奇礁,要在垂直的崖体上修路,实在是难上加难。车子开不进去,水电都没有,崖体的垂直高度达到50多米。工人们只能4人一组,肩抬背扛,将钢木结构的栈桥一块块运进去。他们先是在林中步行1公里,抵达崖上后,再系上绳子下到半腰处作业。如此艰难的施工进行了6个月,这段113米长的栈桥才完成。

  全长3.6公里的海滨道上,步行路长2.4公里,类似的“硬骨头”有多处,都被施工单位以“啃”的方式一点点攻克。与大连滨海路类似,这里的栈路多为木质护栏,每延长米造价500余元,沿途还设有多处休闲平台、服务区。

  2000名大连人游览

  5月1日,金石滩东部地质景区正式开放,游人可以从恐龙探海起步,沿步行道一路向东,直走到大鹏展翅处,再改乘中巴至鳌滩,然后乘车穿过高尔夫球场回到起点。负责市场推广的丛丽华告诉记者,开放两个月来,已经有5000余名游客来此,其中40%为大连本地人。“这些人全部为散客,不少人游览之后连呼惊奇,称不知道家门口竟有这么壮观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