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安徽天柱山旅游“花开”华北

来源:http://www.globalgeopark.org 来源: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作者:作者:陈兴旺 发布时间:2008-10-29 阅读次数:



  10月28日,北京——天柱山首趟旅游专列开行,该专列分4趟发往天柱山,总游客量达1300余人,其中首发350人,这标志着天柱山开拓北方市场取得了新的突破。

  据潜山县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天柱山累计接待北京、天津、内蒙、陕西、河北、山东等北方游客11万人次,占总游客量的8.4%,同比增长30%,创历年北方游客接待量新高。

  以往,天柱山主要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省内宣传为主,客源市场结构较为单一。为扩大客源覆盖面和市场辐射率,天柱山创新立体交叉的宣传方式,着力开发北方客源市场,瞄准北方知名大电视台、大报刊及客源城市强势媒体进行宣传;利用36集神话电视剧《天仙配》片花宣传造势,展示天柱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借天柱山机场“天柱山号”飞机上天之际,加强前期造势和宣传准备工作,在航空杂志和机舱加大广告和旅游宣传品投放;参加北方各地旅游交易会,与旅行商进行面对面洽谈;与全国十多家大型网站合作,并加强天柱山官方网建设,在网络上进行全面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天柱山风景区赚足了“眼球”,吸引了北方各大媒体竞相前来采风报道,由《北京日报》组织首都著名作家、诗人、书画家及资深记者、编辑在天柱山开展的笔会活动将于下月举行。

  相关链接:

雄奇灵秀天柱山

  天柱山地处安徽省西南部的潜山县。春秋时期称皖山,后又称万山、万岁山、潜山。现已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4A级旅游区和国家地质公园等国字号招牌。风景区总面积304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102.72平方公里,由三祖寺、马祖庵、主峰、虎头崖、九井河、大龙窝、龙潭河、后山等八大景区组成。景区内奇峰比肩,山水辉映,以"雄、奇、灵、秀"著称,有"江淮第一山"的美誉。天柱山突兀耸立于大别山东南部,宏大的"峰海"大观、密布的怪石奇松、诡秘的云海佛光、浩瀚的松林竹海、令人叫绝的四季时景,涉目便成趣,举步即成景。主峰(天柱峰)海拔1488.4米,位列诸峰之最,因似一柱擎天,直插云霄而成就了中天一柱天柱山的美名。

  早在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登礼天柱山号曰 "南岳",司马迁载之于《史记》,截止南北朝,皇家昭祀不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移尊号于湖南衡山,而至唐宋之时,天柱山仍名播遐迩,前来谒览者依然联袂接踵。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文人雅士都曾在此或远眺寄情,或登临抒怀,或结庐酬唱,或勒石以铭,无不异曲同工,留下上千首传世佳作,仅石牛古洞一处的摩崖石刻完整保存至今的达300余幅,可谓楷行草隶篆五体俱全,诗词铭记赋体裁兼备,此处已成为展示古代诗词和书法艺术的天然博物馆。

  天柱山山川秀美,风景如画。《古今图书集成》一书称:皖山"为长淮之扦蔽,空青积翠,万仞如翔,仰摩云霄,俯瞰广野,瑰奇秀丽,不可名状。"除雄峰、奇石、幽洞、秀水之外,还有许多美轮美奂的烟岚云霞、神奇的佛光华彩、绚丽的日出落霞以及春花秋叶、雾凇雪霁,大自然的神工造设而又变幻无穷的天地时景,集于一山。而作为天柱山的代表作"全国花岗岩第一秘府"神秘谷与全国第三大高山平湖炼丹湖,遥相呼应,尽显山之阳刚,水之柔美,堪称天柱山之一绝。

  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天柱山经历了18亿年的漫长地质演化过程,拥有独特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在公园内近420平方公里范围内出露大量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硬玉岩、榴闪岩、大理岩、片麻岩等成群成带,串珍状展布。其中含金刚石榴辉岩、含柯石英榴辉岩最有代表性,是近年来国际大陆板块构造研究的热点。此外,天柱山还揭露出全球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该带被科学界称为一大奇观。天柱山成为我国实施超深井工程的三大候靶区和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最佳地区之一,也成为我国为数极少的(仅2处)变质带研究基地和品位极高的地质旅游资源。先后10多个点共发现距今约6000万年近50种古新世中晚期古脊椎动物化石。其中,以"东方"命名的有东方晓鼠、东方翼兽、东方祖鼠;以"中国"命名的有中国柱齿兽、中国飞蜥;以"大别山""安徽"命名的有10种,以潜山命名的有6种。国际社会公认天柱山为中国最重要的古新世脊椎动物化石产地、啮型动物发源地。丰富的地质遗迹和化石遗存为天柱山冲刺世界地质公园创造了有利条件。

  天柱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传承着长江中下游的文明,"薛家岗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古皖文化"博大精深。天柱山因春秋时期称皖山,而被尊为安徽省的源头山。历史上,道徒释子均视天柱山为风水宝地,南梁高僧宝志与白鹤道长在凤凰山斗法识地,在此建庙立观,佛道两教盛极一时,曾有"三千道士八百僧"之说。中国佛教禅宗第三代祖师僧璨在此卓锡弘法,传衣四祖,著述《信心铭》,开创禅宗有文字记载之先河,使禅宗一脉得以光大传扬。三祖寺被称为禅宗南派丛林,有"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洲"之誉,并与岳西二祖寺、湖北黄梅东山寺并称为"禅宗金三角"。1982年,国务院公布三祖寺为全国汉族地区142个重点开放寺庙之一。去年,又荣获中国佛教十大旅游胜地称号。道家将天下名山分为36洞天,57福地,天柱山位列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早在汉代,左慈、葛洪等一代道教名家在此炼丹,创造了中国最早的炼丹术,至今仍留下炼丹房、炼丹台等遗迹。炼丹术与天柱山气功相融合,逐渐演化成天柱养生功,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青睐,吸引了俄罗斯等欧洲及东南亚地区的国外游客。

  天柱山人杰地灵,名流辈出。这里是我国第一篇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三国佳丽大小乔的家乡,还是徽班故里、黄梅戏的故乡。众多的爱情故事成就了"爱情之山"的雅誉。2006年,北京中视精彩影视选定天柱山为36集神话电视剧《天仙配》的拍摄基地。今年,为再现《孔雀东南飞》剧中的社会风貌与风土人情,北京中视精彩影视再次来到天柱山拍摄外景。灵秀的山水孕育了"京剧伶圣"程长庚、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等一代名流。现存的孔雀坟、胭脂井、程长庚故居、张恨水陈列馆可供游人瞻仰凭吊。可以这么说,天柱山的每一片土地,都折射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天柱山位于中亚热带北缘,植被繁茂,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7%,植物约119科,计千种以上。这里盛产天麻、灵芝、白术、茯苓等名贵药材,茂密的树林中至今仍栖息着金钱豹、小灵猫、穿山甲、獾、野山羊等珍稀动物。良好的植被和山中终年缭绕的云雾有利于高山茶的生长。早在唐代,天柱山茶叶就久负盛名,沈括的《梦溪笔谈》对它就有所记载,现已开发出天柱剑毫、舒绿、翠华谷尖、天柱云雾等名茶,并畅销省内外。此外,天柱山瓜蒌籽、板栗、猕猴桃、天柱米酒等都是游人争相抢购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