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了解到,截至11月份,黄山风景区今年已接待进山游客超过210万人次,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并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由于受雪灾、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以及眼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旅游业一度很不景气,黄山风景区旅游接待量也曾呈现严重下滑趋势。为此,今年下半年,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北上北京、沈阳,南下广州、深圳,远赴台湾、香港地区,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最终扭转了游客数量下滑的局面,创出好局面。
黄山风景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去年,黄山景区又被评为我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近三年来,黄山景区发展很快,进山旅游人数平均每年增加十几万人次,经营性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亿元以上。去年,黄山风景区所在的集团公司经营性收入近12亿元,比三年前翻了一番。
高速发展得益于黄山风景区近年来进行的一系列先进管理方式的变革,在景区面积不扩大的前提下,更优质的管理,就能创造更多“绿色GDP”。首先,黄山不断创新资源保护手段。如建立古树名木保护档案,实行分级挂牌管理,对“迎客松”等珍贵树木实行24小时专人监控,其它树木则定期邀请专家“会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黄山景区在全国同类景区中首创了景点轮休制度,先后对始信峰、莲花峰、丹霞峰、天都峰等实施封闭轮休,以保护其植被资源和生态环境。此后,全国同类景区纷纷效仿,景点轮休制度由此推广开来。
在环境保护方面,黄山也独辟蹊径。目前,黄山景区有一支近200人的环卫专业队伍,采取分段包干的办法,对景区道路和游客集散地全天候保洁。值得一提的是,黄山景区还制订了污水统一治理方案,是全国风景名胜区中第一个实现污水统一处理并达标排放的。
黄山以险峻出名,因此景区安全管理十分重要。近年来,景区实施“安保工程”,在险峻地段修建护栏、增设警示牌。景区还制定了周密的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旅游应急救援体系已覆盖全山。景区内还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年来,景区内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黄山景区是建设部确定的“数字化建设示范单位”。目前,黄山景区已建成“黄山风景区保护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其中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电子门禁系统、GPS定位系统等,景区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大大提高。此外,景区开始强化规划管理,《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