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山东诸城发现世界曝露面积最大恐龙化石群

来源:http://www.globalgeopark.org  来源:舜网 发布时间:2008-12-31 阅读次数:





  在山东省诸城市库沟村北,一个罕见的恐龙化石群在最近一次科考发掘过程中被工作人员发现,300多米长的斜坡上密布着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宛如一条浮雕长廊。

  包括这条化石带在内,今年3月份以来,科考人员共在诸城市境内15处地点试掘和发掘出土恐龙化石7600多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赵喜进、徐星等证实,这一规模庞大的恐龙化石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现曝露面积最大的恐龙化石群。

  今年3月,第三次挖掘开始启动,工作人员先后在这个市的龙都、舜王、贾悦、枳沟等乡镇(街道)的15处恐龙化石点进行了7个多月的发掘。发掘成果令人鼓舞。据测量,库沟村北的这条恐龙化石隆起带长300米,宽10米,均深5米,呈45度斜坡分布,已露出化石3000多块,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另一处与库沟村隶属同一乡镇的臧家庄化石发掘点,自3月以来,已出土恐龙化石2600多块,化石非常密集,呈多层、叠压、交叉分布状态,化石最多叠压7层,场面非常壮观。

  更让专家兴奋的是有新属种化石发现。工作人员发现长170厘米以上的鸭嘴龙股骨,长140厘米、宽24厘米的肩胛骨,长110厘米、宽28厘米的肱骨,预计鸭嘴龙垂直高度达10米以上。这一化石的发现打破了一直由该市保持的最高大鸭嘴龙的世界纪录。在臧家庄发掘点出土了一个2米多长的大型角龙头骨及呈“W”形状颈盾化石,石化程度高,保存完整。大型角龙头骨化石仅在北美地区发现较多,此次的大型角龙头骨化石也是在北美之外地区的首次发现。此外,在这15处发掘点中,还有相当丰富的其它恐龙属种化石被发现,包括甲龙类、霸王龙类、虚骨龙类,以及蜥脚类恐龙等。

  目前,受季节影响,化石发掘暂时中止,工作人员用塑料布和草毡将化石挖掘点进行覆盖保护。赵喜进说,他还没有发现过规模如此大的化石群。他认为,随着下一步挖掘工作的继续,化石数量将不止于此。

  恐龙灭绝之谜有望由此破解

  据新华社济南12月29日电(记者 刘宝森 许剑铭)恐龙统治地球上亿年却像流星一样消失了,只留给现代人一丝若有若无的痕迹。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然而,今年以来在山东诸城发现的大规模恐龙化石群有望成为破解这一谜团的重要参考。

  据了解,自1820年英国医生吉迪昂·曼特尔首次发现恐龙牙齿及骨骼化石以来,有关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赵喜进介绍,目前,科学界主要倾向于四种假说,即,小行星撞击说、气候变化说、火山爆发说及恐龙自身疾病说。

  赵喜进说,恐龙骨骼形成化石的几率是千万分之一,如此大规模的恐龙化石群能够在诸城地区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根据诸城恐龙化石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赵喜进推测,诸城地区在晚白垩世为浅水区,水草丰美,特别适宜素食类鸭嘴龙繁衍生息。同时,地质工作者在化石发掘点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玄武岩和凝灰质沉积,而已发现的化石均呈分散异地埋藏,赵喜进由此推断,这里很可能经历过毁灭性火山爆发,随后发生洪水,将已死亡的恐龙尸骨卷起漂移,最终在别处沉积下来。

  由于诸城恐龙化石形成的时间正值恐龙走向灭绝的倒计时阶段,为重现当时生态环境提供了直接、丰富的资料。“可以初步断定,即便诸城恐龙不是恐龙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恐龙灭绝时期较晚的一批。”赵喜进说,“因此,诸城恐龙化石对揭开恐龙灭绝之谜及白垩纪晚期气候、地理以及环境变迁、生物进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考价值。”

  目前诸城市正在部分挖掘点上规划恐龙化石地质公园以在开发中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