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第二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表彰大会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庐山、云台山、石林、泰山等15家景区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是在中央文明委统一部署下,由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评选和管理工作。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评比条件高、社会影响大,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 竞争非常激烈,申报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单位必须是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
相关新闻链接:
江西庐山成功进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三月的庐山,山清水秀。伴随着春天,传来喜讯:经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三部委的复评,庐山风景名胜区成功进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排名第二,名列前茅。
2006年,庐山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时隔二年多,又顺利通过国家三部委的严格复评,再次获得殊荣,体现了庐山管理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旅游事业的道路上又迈出新步伐,取得了新成绩。
回首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迎检复评工作,庐山风景名胜区立足"龙头、基地、窗口"的功能定位,"保护、经营、品位"的方针定位。实施"一下一上"发展战略,通过九大推进工作,从战略,到项目,到实施,把旅游经济和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庐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
一幕幕文明管理、文明经营、文明服务、文明开发的场景、话语、故事,感动着来山的每一个游客,传递庐山文明风景名胜区和谐的最强音。
庐山是彩色的
去年10月,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三部委领导和专家联合组成的测评组到达庐山,根据《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标准》,从思想道德建设、管理监督机制、文明服务质量、环境与资源保护、安全保障体系、文明创建措施、问卷调查、特色指标等8个方面内容对庐山的创建工作进行1100分值的严格测评。报送给检查组的复评材料200余万字,各种台帐、资料2000余份,音像申报材料20分钟,实地勘查21余处、召开评审会议3次、询问工作人员12人,发放现场问卷100余张,在实地检查和文档查阅中,庐山的顺利通过。
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检查组长、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林家宁在测评反馈会上说道:庐山的工作仔细认真、长期努力、上下重视、资源丰厚,庐山是彩色的。
游客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这是庐山景区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座右铭。2008年"三八"妇女节这一天,来自安徽庐江县的余利军一家四口就深切的感受到了这句话所带来的温暖。当他们驾车来到庐山园门售票口准备购票时,竟意外得知他们一家人都可以免票进山。原来庐山园门的减免规定:70岁以上老人,14岁以下儿童,现役军人,三八节期间妇女来山免票,他们一家四口均符合规定,他的妻子还意外的得到了赠送的一枝康乃馨,欣喜之余又多了一份温馨和浪漫,这只是庐山管理局关爱游客。
2008年1月12日,在庐山财政处会议室里,居民张庐山喜气洋洋的领取2009年度的3张液化汽票,凭票他可以用市场价格的60%买到政府补贴的液化气。在全国各地取消了票证的情况下,庐山仍然坚持为居民发放液化汽票。仅这三年来,庐山就液化气补贴群众近200万元。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庐山抗战纪念碑落成。这是在小天池景区原九十九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旧址上恢复修建的,新建的石牌坊上刻有"长江入海方无限,庐岳撑天始有峰"和"河山不二"的楹联。九江市博物馆捐献了一块原纪念碑残碑"精忠报国",现在已经嵌入新碑中,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记录了70年前,庐山"孤军奋战",全山军民奋力抗击侵略者的光荣历史,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花径是白居易咏桃花的地方,为充实景区文化内涵,围绕白居易在庐山筑草堂,写大林寺序的主题,修缮了紫荆亭,在白居易草堂对面新设白莲小石拱桥,新建了"憬春"实木草亭,新增紫荆亭游步道。使得沿紫荆山林至柳杉路林荫道,赏桃亭,成一环形路线,给游客以曲径通幽之感。同时,在如琴湖周围将种植大量的桃花树,届时,桃花盛开,桃红柳绿,突出古诗的意境美。
庐山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有80多年的历史。馆藏了珍贵的善本图书和外文图书(上世纪初外国人在庐山办学校的图书馆、教堂和别墅里面遗留的书记)。近期,管理局投资70余万元,进行了门厅改造,设立有特色的史料陈列展,内容有:古代的庐山藏书、近代的庐山图书馆、当代的庐山图书馆、馆藏珍本、主要捐书者名录及大事记。庐山千年以来,有四千多位诗人到访过庐山,留下了1万多首诗词歌赋。整理出版《历代庐山诗词全集》,搜集范围包括:东晋至唐的第一册已经编撰完毕,即将出版。
改造庐山的旅游设施,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庐山存留的欧美时期的660余栋名人别墅,有一百年的历史,庐山推出别墅休闲游,投资5千万元改造项目,已经修缮改造了近百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突出每一栋别墅的风格和价值,寻找名人别墅居住过的资料,陈列展示。如:178#别墅不但保留了别墅外貌和内部结构,更突出了欧式风格。173#别墅恢复了原有的外走廊,使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182#别墅是保存完好的英国圣公会别墅,在改造过程中,原有的壁柜、窗台柜,木门窗完整保留。
庐山青莲谷旅游服务区市场改造项目,共拆除6000平方米的各种建筑,按照现代化旅游功能的发展要求,新建三叠泉游客服务中心。如今,从青莲涧引来的溪水,形成了景观水带,绕着服务区流过,木质小桥古朴典雅,游客在溪水中玩耍,成为了精品景点。设施完备,建筑美观,、达到提升三叠泉景区的环境品位,消除原来家庭式作坊式的粗放经营,彻底解决了对三叠泉水系的污染问题。
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窗口形象
管理局在环保上舍得投入,投资4000万元,兴建的剪刀峡污水处理站、如琴湖污水处理站和配套管网建设。同时,铺设了1.32万米排污管道,将如琴湖、花径片区的雨水和居民、宾馆饭店的污水分离,使得庐山著名的如琴湖流域的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湖水水质明显好转,达到了四类水水质的标准。加强水源地一二级管理保护,庐山的自来水出厂水达到了直饮水标准。为了保护水环境,庐山开展了"节约用水、健康用水、经济用水"的宣传教育活动,减少用水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中,加强了景观树、行道树的保护,对大天池、花经、三宝树、等景点的100余棵树,实行了剪枝、填土、覆盖、支撑等工程,庐山有千年历史的"三宝树"搭起了脚手架,仙人洞景点蟾蜍石旁的石松,龙首崖上的龙冠松,庐山植物园的镇园之宝――金松(高14米)、水杉、银杉等进行了专人有效保护。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庐山的名贵树木安然无恙,得以保全。为了鼓励居民使用液化气,液化汽的价格维持在60元∕罐,庐山财政每年补贴80余万元,极大的减少了薪柴的砍伐。庐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1.54%,列入到了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活林木蓄积量达到79万立方米,名列全省第一,绿色生态充分显现。
庐山旅游旺季"让路于游客",实行了限制自有车辆出行,自有车辆在牯岭街上停放收费,"减车、错峰、管制、疏导"等新管理办法,游客车辆通行顺畅,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同时,严格限制汽车尾气超标排放,实行日常管理检测,对常年超标,治理无望的本山车辆实行强制淘汰。庐山牯岭小镇洁净卫生,实行了24小时保洁,做到了瓜果、纸屑、烟头"三个不见",做到晴雨风雪,有无接待任务、白天晚上、节假日"四个一样"。垃圾日清日结,拉到山下九江市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每年的运输费用一年就达100万元。
打造庐山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挥龙头作用
庐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功与中国国旅集团全面合作,引进投资1.25亿元,打造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较强资本运作能力的平台。整合了庐山优质的旅游资源,完成了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工作。目前,各股东的资金已经到位,工商登记,取得了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和决策机制,为下一步发行公众股票上市融资,进行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庐山整合庐山云雾茶资源,整顿云雾茶市场。成立了露语茶业有限公司,以云雾茶"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为核心,采取 "公司+基地+农户" 的运作模式。整合了庐山茶科所茶场、庐山云雾茶场、庐山茶场、庐山林场茶厂等产区,以云雾茶的机械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为基础,提升云雾茶生产品质。统一收购鲜叶、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实现庐山云雾茶的产业化、规模化、正规化经营。提高了庐山云雾茶的质量,市场销售状况混乱、市场竞争无序、假冒伪劣等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品牌无序竞争状况得到改观,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质量等级标准和价格体系等,以庐山露语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庐山牌"云雾茶的主打品牌逐步形成。
庐山文化市场管理稽查队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办案有功集体、全省"反盗版百日行动"先进集体、全省唯一"扫黄"、"打非"工作基层示范单位。
新征程上的新起点
荣誉和辉煌只代表过去,新的成绩需要携手缔造。从庐山被评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到成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并成功卫冕这一荣誉称号起。庐山的建设者们并没有因此而欢呼雀越,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新征程上的新起点。
庐山管理局党委班子以开明的战略眼光制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按照不同时期创建工作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时代特征和景区实际的中长期创建规划,在新世纪的新征程里,踩在了更高、更宏伟的新起点上。"一下一上"战略实施,"九大推进"建设推进,8大项目继续展开等一批庐山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正在逐步实施,庐山将在管理、保护、建设好这块全人类共有的瑰宝的基础上,促进旅游业和风景区事业的稳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朝着更加和谐、更加文明的方向阔步前进。
热烈庆祝云台山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
3月24日,第二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表彰大会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云台山等15家景区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韩跃平同志参加表彰会,并接受颁奖。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中央文明办协调组组长李小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郭允冲,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江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央视网和文明网等网站对表彰会议进行了在线直播。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是在中央文明委统一部署下,由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评选和管理工作。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评比条件高、社会影响大,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 竞争非常激烈,申报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单位必须是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
云台山已于2007年成为第一批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此次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说明云台山景区无论是管理还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文明程度都创造了全国一流的成绩。
至此,云台山成为集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自然遗产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
石林风景区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殊荣
3月24日,从北京召开的“表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电视电话会议”上传来佳音:石林风景名胜区荣获第二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
在北京的表彰会场,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张云蕾副局长身着民族盛装接受了三部委领导授予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荣誉牌。这是石林景区在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之后捧回的又一影响深远旅游品牌和荣誉,石林完成了石林旅游“12345”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中品牌化战略的任务,5年内实现了集国际国内最高旅游品牌为一身的景区。
早在2006年,石林风景名胜区已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先进单位”。三年来,石林珍惜先进荣誉,持之以恒开展文明创建,在工作方式上突出创建工作的领导力度、范围广度、内容深度,终于在 2008年8月得到了云南省文明委、建设厅、旅游局考评组充分肯定,被推荐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参加全国景区评选的候选景区,并于10月25通过了中央文明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考评组的检查考核,最终又以第三高的考评分数在70家全国候选景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15个第二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之一,是中国26家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之一,也是云南省第二个、昆明市第一个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泰山优异成绩通过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复查
阳春三月天,景区喜报连。3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表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电视电话会议”传来喜讯,泰山景区圆满通过复查,成绩名列前茅。泰山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谭业刚参加北京主会场会议。
表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电视电话会议由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主办,在北京设主会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设分会场。泰山等11家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经复查合格,继续保持了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会议还表彰了井冈山等15家第二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泰山景区自2005年成功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以来,按照国家三部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依据标准,高于标准”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工作标准,加大体制改革创新力度,加大遗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投入力度,加大城区、景区综合整治力度,努力巩固和提升文明创建成果。“跳出泰山看泰山,放眼世界看泰山,对比名山找差距”,把泰山放在世界的范畴中来审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领域确立争先进位的目标。瞄准最先进景区,加强市场主体培育、遗产保护、经营管理、旅游促销等工作,做好“吸引人、留住人”的文章,使泰山旅游真正与泰山的地位相适应,努力把旅游业培植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把泰山打造成展示泰安文明形象、发展成果的亮丽窗口,推进了“树立中华国山地位,打造四重世界遗产,把泰山建设成国际知名遗产地和旅游目的地”工作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