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龙虎山:大步迈向遗产时代

来源:http://www.globalgeopark.org  来源:鹰潭日报 发布时间:2009-6-15 阅读次数:


  “在中国丹霞系列‘申遗’提名地江西、广东、湖南、浙江等省的6个景区中,龙虎山·龟峰是最典型的壮年、晚年期景观,龙虎山有理由成为中国丹霞‘申遗’的领头羊。”去年8月1日,国际自然遗产保护联盟(IUCN)专家沃夫冈·伊德这样评价龙虎山。今年5月29日,同样是来自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专家保罗·威廉姆斯再次叩响龙虎山“山门”,他考察之后欣然题词:龙虎山和所有的景区不同,它是中国山水结合最完美的地方,请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好这片山水。据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于今年9月中旬对龙虎山“申遗”作最后一次考察,龙虎山有望迈进世界自然遗产行列,摘取这一金字塔顶尖的最高荣誉,从而正式步入遗产时代。

  在遗产大时代的今天,世界遗产是金字塔顶尖的荣誉,已经成为一个金字招牌。对龙虎山而言,摘取这一世界级桂冠,将十分有利于景区的保护和开发。今年4月19日,省长吴新雄冒着倾盆大雨考察龙虎山“申遗”工作。吴新雄指出,龙虎山“申遗”既能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又能保护青山绿水,省委、省政府坚决支持。

  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有着“龙虎丹霞天下稀”之美誉,是中国丹霞地质演化史中“老年期丹霞”的典型代表,拥有峰林、石柱、一线天等23种丹霞地貌景观。早在2001年,龙虎山“申遗”就被作为一项中长期战略纳入市政府的规划之中;2004年,龙虎山和上饶市弋阳县联合启动了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累计投入1亿多元用于龙虎山·龟峰的管理、保护、监测和标识标牌、解说牌的设置;2006年12月,在湖南长沙,来自龙虎山、丹霞山、崀山等7家景区负责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就各地丹霞地貌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问题达成了联合申报共识,计划于2009年作为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的提名目录。与此同时,我市成立了高规格的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领导小组,精心制定了详细的申报工作方案,全面展开龙虎山遗产价值的系统整理和研究,高标准制定地方性法规,加大了环境整治和宣传力度。今年1月份,经国务院批准,龙虎山·龟峰以“中国丹霞”名义,列入2010年《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项目,这标志着龙虎山终于跨出了迈向遗产时代最坚实有力的重要一步。

  龙虎山“申遗”顺利走出国门的喜讯传来,全市人民精神振奋,龙虎山人更是欢欣鼓舞,充满希望。3月25日,省政府在我市隆重召开龙虎山和龟峰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动员大会,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动员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齐心协力做好龙虎山和龟峰“申遗”综合整治工作,以一流的综合整治成果迎接联合国专家的实地考察评估。龙虎山景区也召开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誓师大会,会上,市委书记杨宪萍、市长钟志生向龙虎山管委会授“全力冲刺世界遗产”令旗,这标志着龙虎山“申遗”各项工作全面进入倒计时。

  省、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力地推进了龙虎山“申遗”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景区上千名党员干部奋战在“申遗”一线,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夜以继日赶时间、抢进度。细心的人们都会发现,景区每条旅游公路边的护坡上都铺满茂密的绿草,十里桂花、十里杜鹃、十里菊花……已成为吸引游客眼球的生态景观,这些无不倾注了龙虎山人热爱自然、保护遗产的心血和智慧。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筹措6000余万元精心打造国内一流、省内第一的遗产资源展示和保护中心,一个集龙虎山地质展示、生态展示、道教文化展示、4D影院、数字化管理和游客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遗产中心将呼之欲出。届时,景区将为所有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对龙虎山遗产资源的管理也将更加科学有效。

  泸溪河是龙虎山的母亲河,她滋润和养育了世世代代龙虎山人,并造就了“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绝美景观。近20年来,上千万游客在坐船乘筏领略这里奇绝秀美的丹霞景观时,也使泸溪河不堪重负。为改变这种现状,给泸溪河减负减压,使这条水上黄金线路能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更好地展示龙虎山丹霞遗迹,今年,一条投资5000万元长达9公里的旅游新线路,将如同一条绿带把沿途以往“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丹霞奇景串联起来,向世人展示。坐环保观光车,看丹峰白雾,听鸟语涧鸣,龙虎山所倡导的保护自然遗产、保护绿色生态及天人合一在这里都将得到最好的诠释。

  冲刺世界自然遗产,是鹰潭人民的一件大事,更牵动着景区3万多名干部群众的心。今年初,景区就利用旅游淡季对集团公司所有管理人员、导游员、船筏工进行培训,让他们以世界自然遗产从业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服务游客。“申遗”工作涉及到一些企业及群众的利益,他们都能主动支持、积极配合。供电部门主动将核心景区的电线埋入地下,电信部门迅速进行电缆线改造,中国石化龙虎山加油站更是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拆除完毕,以往的水泥地如今已植树种草,绿意盎然。排衙峰是龙虎山的标志性景观,山峰下数栋别墅终于在“申遗”环境整治中彻底拆除。尤其是近千户因“申遗”环境整治而涉及的农民,他们都能深明大义,舍小家、顾大家,自觉拆除与景区自然遗产不协调的建筑物。“我们现在损失一点眼前利益,‘申遗’成功后,龙虎山人的子孙会得到更长远的利益。”钱家村村民钱国奇这样说。

  冲刺世界自然遗产,携手迈向遗产大时代,让龙虎山人更加自豪,倍加珍爱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如今已家喻户晓。龙虎山景区上清镇护林员肖冬样,一年四季守护在深山老林,守护着泸溪河,守护着中华秋沙鸭的家园。他说,龙虎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无价之宝,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它们。

  龙虎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在国内外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不仅国内外专家纷纷来到龙虎山考察,国内外各大媒体也闻讯而来,今年中央电视台就多次聚焦龙虎山,韩国、日本等国家电视台也争先恐后把龙虎山搬上他们的荧屏。不仅如此,景区“申遗”还吸引了著名音乐人刘家昌前来投资兴业,大道乾坤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龙虎山。

  申请世界自然遗产,龙虎山不仅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同时也为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了一个典范。世界遗产中心专家最后一次考察即将来临,景区人民正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