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雁荡山联合多家科研院校开展“雁荡山地貌”野外考察活动

来源: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发布时间:2022-8-1 阅读次数:

为加强“雁荡山地貌”的基础地质和成因理论研究,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园区的地质遗迹资源,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联合北京科技大学贺振宇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吉衡副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向华副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颜丽丽副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段政副研究员和褚平利高级工程师等专家于近日对“雁荡山地貌”进行了详细的野外科学考察。考察期间专家们对“雁荡山地貌”的典型特征、地质现象、分布规律、成因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取样,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新的发现。

专家们在雁荡山黄家岙村一带发现了火山喷发-塌陷过程在塌陷火山边缘由于重力失稳作用滑塌形成的集块岩,这一关键证据表明雁荡山在火山类型分类上归属于塌陷火山,增加了雁荡山地质遗迹的新类型。在福溪水库(龙湖)边缘发现了代表火山喷发间歇期的沉积层及其中炭化木屑等地质遗迹,为研究雁荡山火山喷发过程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提供了重要信息,该发现也进一步丰富了雁荡山地质遗迹的类型及多样性。在五峰村、仙姑洞等多地发现了火山岩浆热液活动形成的石英、方解石、萤石晶族,其完美的晶体形态和壮观的分布规模,为开展科普和研学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教学场所。同时专家们对方洞景区内丰富的地质现象所记录的火山喷发过程进行了讨论和取样分析。

 

 

本次科考对“雁荡山地貌”成因、形成阶段、地质演化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同时对雁荡山地质遗迹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评价,对雁荡山地质遗迹今后的保护及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专家们通过考察提出“雁荡山地貌”是在水平的厚层流纹岩(可能夹有流纹质凝灰岩)中发育的平顶陡崖状地貌,以悬崖、叠嶂和柱峰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些流纹岩主体分布在塌陷火山内部。“雁荡山地貌”是流纹质火山岩地貌的重要类型之一,在雁荡山地区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中国东南沿海乃至全球流纹质火山岩分布区中具有普遍性。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公园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长期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良好合作、持续不断开展科学研究,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